站长统计

好好补补安全“基础课”

   
   
 
发布时间:2018-07-17 10:31

好好补补安全“基础课”

     7月12日18时30分左右,位于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阳春工业园区的宜宾恒达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爆燃,截至发稿时已致19人死亡、12人受伤。这距离2017年底震惊全国的连云港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大爆炸事故仅仅7个月。在当前化工行业安全生产问题被提到前所未有高度、各地狠抓“三评定”重新为企业和园区划线之时,在化工企业上下对于生产安全确实越来越重视之际,这样的恶性事故却一再发生。我们不禁要问:化工,你究竟是怎么了?

  与连云港聚鑫事故一样,此次宜宾爆燃事故的主体同样是精细化工企业,同样涉及爆炸性反应。减少甚至杜绝重特大事故,提升精细化工行业的本质安全水平,真的已经不能再等了。为此我们疾呼:抓安全请少些形式主义,多补补“基础课”。

  根据四川省环保厅2017年5月批复的宜宾恒达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300吨化工中间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5-硝基间苯二甲酸2000吨和2-(3-氯磺酰基-4-氯苯甲酰)苯甲酸300吨的生产能力,其中5-硝基间苯二甲酸生产采用间歇式硝化工艺,2-(3-氯磺酰基-4-氯苯甲酰)苯甲酸生产包括重氮化和磺化反应。硝化、重氮化、磺化同属爆炸性反应,高风险等级的工艺生产再次显示了它的无常和无情。

  擒贼先擒王,如果工艺上先天有缺陷,那么再好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措施都将是无效的。只有在工艺上守住第一道安全屏障,才能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年国家开始重视并不断强调工艺安全的原因。

  去年1月发布的《关于加强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国内首次使用的新工艺、新配方投入工业化生产的以及国外首次引进的新工艺且未进行过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的;现有的工艺路线、工艺参数或装置能力发生变更,且没有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的;因反应工艺问题,发生过生产安全事故的,都必须进行工艺安全风险评估。此外,连云港聚鑫事故后,国家立即组织对环氧化合物、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硝基化合物爆炸性化学品生产装置开展全面评估。

  国家对此不可谓不重视、不及时。但现实情况是,仍有评估机构反映,一些危化品企业认为这又是政府煞有介事地在搞运动,企业只要多弄出个报告和风险等级来应付政府检查就万事大吉了。更有甚者,为降低风险等级,一些企业竟然提供假的工艺参数来进行工艺风险评估。还有些企业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间歇工艺已经沿用多年,不可能会有问题,无需评估。

  当然也有危化品企业反映,形形色色的风险评估机构对生产工艺和化学反应的了解程度相当悬殊,结果是各评估单位给出的结论大相径庭,让企业十分困惑。这种不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不仅不能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反而会助长危机。

  工艺评估如果是走过场,其结果必然是悲剧。因此,加强对工艺尤其是危险工艺的了解,不论是评估机构还是相关企业,都是亟须补上的一堂“基础课”。

  除了工艺,自动化水平提升是另一堂亟须补上的“基础课”。2017年,我国化工行业发生12起较大以上事故,半数在精细化工行业。其中几起事故的发生都与没有按照国家要求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紧急停车系统、没有按人员素质要求选配员工等直接相关。

  自动化水平越差、生产现场人越多,事故发生时人员伤亡就越重大。在实际走访中,我们发现,缺少基础自动化设备的化工企业还不在少数,有的配备了自动化设备但因为人员素质不够成了摆设,有的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纯粹是装样子工程。在国家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装置设施必须严格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的严令下,很显然有一些企业是在投机取巧、蒙混过关。

  工艺技术和现场管理,犹如企业安全的里子和面子,也是安全生产的两大根基。不补好这两门“基础课”,再多的花架子都只能沦为“表演”,而这种“表演”往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中化新网))


会员介绍
行业资讯
站内搜索

行业资讯

会员登录